長期以來,環衛市場化改革一直由民營企業所推動和主導。在新一輪的城市管理變革中,這種局面正在被改變。民營企業不再是推動環衛市場化的唯一主導力量。
今年以來,局部地區環衛市場化出現“國企化”苗頭,多個地區出現國有企業接管當地環衛業務“全域化”及“連片化”發展趨勢。
這種趨勢出現的深層次原因,一方面是城市管理模式變革所致,如深圳市“城市物業”模式的出現,推動大批國有物業公司進入城市綜合管理領域;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環衛政策調整所致,如濰坊市推動形成以國有企業為主導、私營企業為補充的保潔作業模式,國有環衛企業成為當地環衛主力軍。
廣東省廣州市
公開消息顯示,截止目前,廣州市六大中心城區(荔灣區、白云區、黃埔區、越秀區、天河區及海珠區)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業務(環衛一體化),除黃埔區外,已先后由廣州環投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接管。
根據廣州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改革工作部署,廣州環投及下屬子公司承擔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云區、黃埔區的生活垃圾收運、機械化清掃保潔、環衛公廁糞便清運、中轉站和環衛停車場的日常運行管理和維護、環衛突發事件和重大活動的環衛應急保障等工作。
廣州市環衛市場多年來經歷了“包出去-收回來”反復的探索與實踐,形成現有格局。
廣東省深圳市
截止目前,深圳市2021年度開標的“城市物業”項目總量為14個,其中接近90%的此類項目由深業物業、華潤物業、萬科物業(萬物云)、中航物業、天健物業(天健城服)等國有企業中標。由民營企業中標的項目僅有2個,分別是由明喆集團有限公司中標深圳市坪山區城市管理運營管家服務項目和由深圳吉祥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中標深圳市羅湖區清水河街道物業城市服務項目。
而深圳市已開標“物業城市項目”的環衛費用占比高達六成左右。在引入“城市物業”模式之前,“物業城市項目”里的環衛作業內容基本上由深圳市的民營環衛公司承攬。
深圳市的“城市物業”模式目前仍在試點探索中,按照現有節奏持續推進改革,中國環衛市場化的發源地——深圳市最終將成為一座由物業公司全面接管的“物管城市”。
山東省濰坊市
濰坊市12個區縣中(4個區、2個縣、6個縣級市),已有6個區縣的環衛服務通過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由當地國企接管,其中,奎文區、坊子區、青州市三區縣于2021年完成單一來源采購,濰城區、壽光市、昌樂縣三區縣于2020年完成單一來源采購。
濰坊市國資環衛力量的強大遠不止此。在山東省已組建的9個國資環衛集團中,濰坊市多達5家,分別是濰坊市園林環衛集團有限公司、壽光環衛集團有限公司、高密市潔城環衛集團有限公司、青州環衛集團有限公司、安丘環衛園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按照濰坊市現有環衛市場發展趨勢,日后有望最終形成全域(12個區縣)環衛作業“國企化”的格局。
山西省朔州市
2021年8月份,朔州市市區環衛一體化特許經營項目完成公開招標采購,中標單位為朔州市國資委下轄國有獨資企業朔州市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特許經營期24年,運營期政府付費總額接近30億元,項目服務范圍涵蓋“朔州市區、朔城區、經濟開發區、平朔生活區”。
吉林省長春市
2021年9月,長春新區(高新區、北湖區、空港區)三個片區的環衛作業服務項目先后完成單一來源采購公示,供應商分別為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環境衛生管理處下轄企業長春高新市容環衛有限公司和長春空港市容環衛有限公司,三個片區環衛服務合同額4.2億元,服務期3年。
除了以上城市外,今年還有多個城市的區縣級環衛項目歸屬地方國資環衛企業。如山東省鄆城縣、浙江省仙居縣、浙江省金華開發區、河南省南陽高新區等,以上區縣環衛項目都通過單一來源方式采購,單一來源供應商均為當地國有企業。
本文標簽: 推動環衛市場化的主導力量 城市管理變革 城市物業模式 物管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