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強調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建設。
無獨有偶,早在今年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就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函〔2022〕7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針對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也作出全面部署?!吨笇б庖姟分ρa短板、強弱項,優布局、提品質,明確提出構建現代化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體系的相關要求,對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城鎮環境基礎設施的現實短板
自2017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牽頭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后,我國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快速發展,污水、垃圾、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等收運、處置設施能力和監測監管能力顯著增強,技術和運行管理水平持續提升,我國各地生活垃圾分類形勢整體向好,為推動污染防治、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我國城鎮環境基礎設施整體上仍然存在設施能力不足、技術瓶頸凸顯、保障體系有待加強等短板弱項,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環境需要和美麗中國的建設要求。
當前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能力短板主要集中體現為分類收處運能力不足、處理結構不盡合理、資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方面。因此,《指導意見》與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均提出要加強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體系建設。
數字技術迭代革新帶來轉型契機
疫情之下,一個更嚴峻的考驗出現:如何保證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安全高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提出,要適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同時把握好超前建設的度。
當前,在數字中國建設戰略的深入實施下,綠色化、智能化成為環境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基本要求。數字化建設對于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意義日益凸顯的同時也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契機。對此,《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要推動智能綠色升級,強化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技術瓶頸,以數字化助推運營和監管模式創新,逐步建立完善的環境基礎設施智能管理體系,不斷提升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化、智能化水平。
因此,在新型城鎮建設過程中必須大力支持產業數智化轉型、全面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深化政府“數智化”管理改革、在數智化建設中打造“新型數字基礎設施”。
1. 以數字化筑牢公共環境智能安全防線
要用數智化推動城鎮基礎設施的建設就必須清楚認識到當前所面臨的機遇與困境,有系統有計劃地補短板、強弱項、提升整體。
2. 以數字化推動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面對垃圾源頭分類質量差、前端垃圾混合投放等困境,全力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來補齊短板是必然趨勢。近年來,人工智能被列入“新基建”的范疇,AI應用邁入新階段,垃圾分類也不例外。
3. 以數字化延伸觸角規范精細化管理
在不斷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前提下,想要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走深走實,提高垃圾分類工作精細化管理水平是關鍵,平臺建設則是精細化管理的基礎。
4. 以數字化探索兩網融合協同治理
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公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盁o廢城市”建設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載體,如何實現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
(作者:蜀客)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SOsB2PdHrF6EJDDclPvGD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