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科技網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網站獲悉,近日,首都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掃雪鏟冰指揮部辦公室聯合印發了《北京市掃雪鏟冰作業工作方案(試點)》。2024年冬季,北京擬在掃雪鏟冰過程中開展少用不用融雪劑作業試點。
據悉,從2002年開始,北京市通過撒布融雪劑的方式助力掃雪鏟冰工作,在保障出行安全暢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過多使用融雪劑會增加土壤鹽分,影響植物生長。為有效降低融雪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按照“精準規范、能減盡減、應禁全禁”原則,北京市制定了本方案。
《方案》明確提出,要從提高融雪劑環保水平、嚴控融雪劑使用量和嚴格融雪劑使用管理三方面加強融雪劑使用管理。在全市推廣使用低氯低鈉型融雪劑,原則上不使用純氯鹽類融雪劑,并采取機械定量撒布,減少固體撒布方式,擴大液體撒布范圍。
開展掃雪鏟冰作業時,《方案》則要求分類施策。在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最大限度減少融雪劑使用,人行步道、背街小巷、農村街坊路、各類公園廣場、單位院內、居住小區內部原則上不用融雪劑。
其中,城市道路,由各環衛專業作業單位實施機械化掃雪鏟冰作業,以機械掃雪為主,精細規范使用融雪劑,采用專用除雪設備,實施小循環、高頻次編組作業。同時結合實際,在部分道路開展不用融雪劑作業試點。
人行步道,各區組織街道(鄉鎮),以城市管理網格為單元,動員各單位積極參與周邊人行步道掃雪鏟冰工作。采取人工或小型機械設備除雪作業方式,在學校、醫院、地鐵站等人員密集地區可適當規范撒布低氯低鈉融雪劑,其余區域原則上不使用融雪劑。
背街小巷、農村街坊路,以日常清掃保潔作業單位為主、社會力量為輔,原則上不使用融雪劑,采取人工或機械設備除雪。
各類公園廣場、單位院內、居住小區內部,以日常清掃保潔作業單位為主,積雪清理按照“宜掃則掃、宜留則留”原則開展作業,原則上不使用融雪劑。采取人工或機械設備進行掃雪鏟冰作業,優先打通行人通道(寬度不小于1米),其余區域積雪可留作賞雪觀景(積雪融化后及時清掃)。
各成員單位:
現將《北京市掃雪鏟冰作業工作方案(試點)》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特此通知。
首都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北京市掃雪鏟冰指揮部辦公室
2024年11月11日
(點擊閱讀原文:關于掃雪鏟冰,北京有了新規定→ )